![圖片](/uploads/ncfabu/ncxwzx/gsdt20241221010002.gif)
![圖片](/uploads/ncfabu/ncxwzx/gsdt20241221010003.png)
![圖片](/uploads/ncfabu/ncxwzx/gsdt20241221010004.png)
![圖片](/uploads/ncfabu/ncxwzx/gsdt20241221010005.png)
![圖片](/uploads/ncfabu/ncxwzx/gsdt20241221010006.png)
![圖片](/uploads/ncfabu/ncxwzx/gsdt20241221010007.gif)
![圖片](/uploads/ncfabu/ncxwzx/gsdt20241221010008.png)
![圖片](/uploads/ncfabu/ncxwzx/gsdt20241221010009.png)
![圖片](/uploads/ncfabu/ncxwzx/gsdt20241221010010.png)
![圖片](/uploads/ncfabu/ncxwzx/gsdt20241221010011.png)
中國
傳統
節
氣
冬
至
冬
至
已
至
春
歸
有
期
農
歷
冬
月
廿
一
中
國
傳
統
節
氣
冬至是中國民間
非常重視的季節節點之一
春耕夏耘、秋收冬藏
冬季是享受豐收,休養生息的季節
![圖片](/uploads/ncfabu/ncxwzx/gsdt20241221010012.png)
![圖片](/uploads/ncfabu/ncxwzx/gsdt20241221010013.png)
冬至
![圖片](/uploads/ncfabu/ncxwzx/gsdt20241221010014.png)
冬至,俗稱“冬節”、“長至節”、“亞歲”等,是我國農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,也是一個傳統節日。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,我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,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。
《漢書》中說:“冬至陽氣起,君道長,故賀?!比藗冋J為:過了冬至,白晝一天比一天長,陽氣回升,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,也是一個吉日,應該慶賀?!稌x書》上記載有“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……其儀亞于正旦?!闭f明古代對冬至日極為重視。
![圖片](/uploads/ncfabu/ncxwzx/gsdt20241221010017.gif)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“冬至,十一月中。終藏之氣,至此而極也?!?/span>
“至”是極致的意思,冬藏之氣至此而極。它包含三層意思:陰寒達到極致,天最冷;陽氣始至,上升才逼天氣寒徹;太陽行至最南處,所以晝最短,夜最長。
古人認為此日“陰極之至,陽氣始生”,于是將其作為年周期之始,將其所在之月稱為“子月”。
![圖片](/uploads/ncfabu/ncxwzx/gsdt20241221010018.png)
![圖片](/uploads/ncfabu/ncxwzx/gsdt20241221010019.png)
![圖片](/uploads/ncfabu/ncxwzx/gsdt20241221010018.png)
宜時樂事
![圖片](/uploads/ncfabu/ncxwzx/gsdt20241221010020.png)
清代《清嘉錄》有云:“相傳冬至大如年,賀節紛紛衣帽鮮。畢竟勾吳風俗美,家家幼小拜尊前。
《東京夢華錄》記載:“十一月冬至……慶賀往來,一如年節。”直至清末,冬至依舊位列“三大節”之一,故而民間流傳著“冬至大如年”的說法。
![圖片](/uploads/ncfabu/ncxwzx/gsdt20241221010012.gif)
民間有賀冬、拜冬之俗,有些地方還會向長輩敬贈鞋襪,取“迎福踐長”之意。舊時,人們還會舉行“消寒會”,親友相聚、宴飲作樂,名曰“暖冬”。冬至飲食文化豐富多彩,典型的時令節物包括餛飩、餃子、湯圓、糯米飯等,以求身體康健。過去,親友間多在冬至以食物相饋送,民間稱“冬至盤”。
![圖片](/uploads/ncfabu/ncxwzx/gsdt20241221010018.png)
![圖片](/uploads/ncfabu/ncxwzx/gsdt20241221010022.png)
![圖片](/uploads/ncfabu/ncxwzx/gsdt20241221010018.png)
![圖片](/uploads/ncfabu/ncxwzx/gsdt20241221010023.png)
一陽初生,萬物之始。故冬至又稱“小陽春”。
冬至不只是節點,更是始點,代表著又一個歲時輪回的開始。
唐代白居易《邯鄲冬至夜思家》:邯鄲驛里逢冬至,抱膝燈前影伴身。想得家中夜深坐,還應說著遠行人。
白居易筆下的冬至,是思家的。于中國人來說,歲末是歸家的時節,可總有人漂泊在外,不得歸家。這一年冬至,獨自一人在客店的白居易抱著膝,看著眼前的燈,思念家里的親人。明明是自己思家,卻說家人想自己,獨辟蹊徑之外,是詩人對家人深深的思念。
宋代阮閱《減字木蘭花·冬至》:曉云舒瑞。寒影初回長日至。羅襪新成。更有何人繼后塵。綺窗寒淺。盡道朝來添一線。秉燭須游。已減銅壺昨夜籌。
阮閱筆下的冬至,是欣喜而溫暖的。早晨云霧散去,白天漸長,日影漸短之時,冬至來了。新襪子也做好了,可以進獻給長輩了。在古時,冬至日這一天,晚輩要給長輩“拜冬”,進獻鞋襪,以示關懷與問候。
![圖片](/uploads/ncfabu/ncxwzx/gsdt20241221010018.png)